由中國僑聯主辦、江蘇省僑聯承辦的2025“中國尋根之旅”夏令營江蘇營畫上圓滿句號。來自12個國家的236名海外華裔青少年,在為期十天的文化浸潤中,以腳步丈量華夏大地,用心靈感悟文明根脈,共同書寫了跨文化交融的動人篇章。
多維體驗觸摸文化肌理
夏令營以“非遺傳承+現代體驗”的兩線并行模式,構建起立體化文化認知體系。在漢文化體驗活動中,營員們身著漢服學習漢代禮儀,在古琴的伴奏下吟唱《大風歌》,通過投壺、射箭、甲胄制作等沉浸式活動,深度體驗傳統漢文化精髓;吳文化體驗活動依托昆曲博物館、蘇州刺繡研究所等文化地標,讓海外華裔青少年在緙絲織造、評彈學唱等實踐環(huán)節(jié)中,切身感受“最江南”的文化雅韻。在金陵文化體驗活動中,營員們走進江寧織造博物館,開啟了一場沉浸式的“紅樓文化探秘”,為營員們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古典文學的綺麗之窗。一位來自加拿大的營員動情地說:“這十天的夏令營旅程,就像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,每一天都充滿驚喜。這些體驗讓我明白,中華文化不僅是書本上的知識,更是可以觸摸、可以感受的鮮活傳承。”
雙向賦能搭建友誼金橋
夏令營文藝匯演以藝術為媒,通過“文化浸潤+情感共鳴”的雙向賦能方式,架起了跨越國界的心靈之橋。海內外青少年經過為期一周認真的文化研習和精心的小組合練,在閉營文藝演出的舞臺上,131名海外營員和59名本地學生身著各式民族服飾,以歌舞、吟誦、武術和戲劇等形式,共同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多樣性與包容性。開場舞《手獅》以歡快的舞姿和激昂的鼓樂,瞬間點燃了現場的氣氛;接下來,吟誦《水調歌頭·明月幾時有》和昆舞《再·游園》,將觀眾帶入了古韻悠長的詩意世界,讓人仿佛穿越時空,與古人對話;武術小將們也不甘示弱,以氣勢磅礴的《陽湖拳》、威風八面的《靈猴舞乾坤》贏得了全場的陣陣掌聲。此次匯演不僅展現出海內外青少年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包容、協作與成長,增進了文化理解,為創(chuàng)造更開放的未來搭建了友誼橋梁。
薪火相傳續(xù)寫文明華章
本次夏令營成果展覽創(chuàng)新采用“成果展示+精神解讀”的互動展示方法,精彩呈現了海外華裔青少年十天研學的成果結晶。步入展廳,仿佛走進了一座充滿童真與創(chuàng)意的藝術殿堂。營員們不僅用靈巧的雙手和無限的想象力,將這段難忘的時光凝結成一件件獨具匠心的作品,而且用靈動活潑的語言,深入淺出地解讀了他們對作品中承載的文化精神的深刻理解。活字印刷、扇面刺繡和古法篆刻等展現著營員們耐心與專注的成果;稚嫩卻真摯的小日記和小作文記錄著他們在夏令營的歡笑、感動與成長;火箭模型、園林沙盤和軟筆書法等透露出他們對科學和藝術的探索精神;傳統面塑、惠山泥人、國畫孫悟空等栩栩如生,每一件都承載著小營員們的奇思妙想。這不僅是一次才藝的展示,更是海外華裔青少年學習體驗中華文化后成長的見證。
據統計,2019年以來,參與江蘇夏令營和網上營活動的海外華裔青少年超過10萬人次,覆蓋40余個國家和地區(qū)。他們如同文化種子,將中華文明的基因播撒到世界各地。正如一位來自美國的營員在參營感想中所寫:“我們帶走的不僅是照片和紀念品,更是一份對根的眷戀,對魂的堅守。”這種眷戀與堅守,正是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。